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周凌峰 成都报道
在2025年成都车展上,汽车正在加速从单纯的交通工具,转变为“可移动的第二个家”。不少品牌发力将多样生活场景融入汽车设计,试图打造更多元、更舒适的移动空间。
小红书展台上,移动理想家的户外场景。(海报新闻记者周凌峰 摄)
社交媒体小红书在成都车展现场展示了其独特的场景化理念。通过与汽车品牌合作,小红书把热门生活方式与汽车巧妙结合。比如,其展示的露营主题车嘉正网,车内空间设计巧妙,车内变成沙发、午休床;后备箱还设有专门储物模块,方便摆放露营装备;车顶则是可供休息的露营帐篷。
乐道汽车展台上,车辆前备箱是沙发座位、后备箱则是储物冰箱。(海报新闻记者周凌峰 摄)
乐道汽车则聚焦家庭用户,推出多款具有场景化特色的车型。以乐道L90为例,这款车拥有3110mm超长轴距,采用原生三排布局,通过优化整车结构,实现三排座椅同样舒适。后备厢更是号称中国市场纯电SUV中的“容积王者”,可轻松容纳2个20寸登机箱加1个儿童箱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乐道将其SUV放置于虚拟场景中:前机盖变身露营沙发、车身成了帐篷支架、后备箱则充当储物冰箱……创意十足。
长安皮卡后备箱成为手工咖啡机的操作台,车辆自身为咖啡机提供电源。(海报新闻记者周凌峰 摄)
而这还不是全部。在长安汽车展台,长安皮卡的后备箱甚至连接了咖啡机,现场制作手工咖啡嘉正网,吸引不少观众驻足。上汽大通MAXUS在车展期间发布的新途远界生活家、探索家星际、2026款旅行家露营版三款车型,则分别围绕“长途旅居-越野探险-轻量露营”等不同户外场景,从功能与价格两个维度拓宽产品边界,实现全场景覆盖。
在汽车消费市场,自主品牌不断“打样”,合资品牌也紧随其后。比如在福特展台,福特智趣烈马凭借强大六千瓦对外放电能力,官方形象的比喻为“一台车放电,三桌人同时吃火锅”;其模块化尾门设计,巧妙融合内嵌式电磁炉、小桌板、磁吸调料瓶置物平台等多功能空间,俨然一个移动的“山野厨房”加能源中心;再搭配原厂定制可快速收纳/展开的侧边帐,5分钟就能搭建起一个户外客厅。
车企纷纷围绕“场景化”发力,是不是意味着汽车成为“可移动的第二个家”已经稳了?其实还早。这类场景化畅想,目前仍面临不少现实挑战。首先是续航问题——这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瓶颈。尽管技术不断进步,但长途出行时的续航焦虑依旧困扰消费者。尤其在满载乘客、同时开启空调、大屏娱乐等电器设备时,电池耗电速度加快,实际续航大打折扣。冬季低温环境下,电池性能下降,问题则更加突出。
此外,车辆的储物与储能空间也有待提升。要实现丰富的场景化功能,少不了大量设备与物资。以露营车为例,除了帐篷、睡袋等基础装备,还要携带食物、水和各类户外工具,对车内储物空间提出极高要求。同时,为保障电器设备长时间运行,储能系统的容量与效率也至关重要。目前大多数车型的储能配置,还难以支撑长时间、大功率的用电需求,这也限制了场景化功能真正“落地”。
尽管挑战不少,但自主品牌在汽车场景化探索方面已取得不少亮眼成绩,为行业树立了良好标杆。可以预见,随着技术持续进步与创新,这些难题有望逐步破解。到那时,汽车将不再只是出行工具,更是一个融合生活、娱乐、工作等多功能的“移动之家”,彻底改变我们的出行与生活方式。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